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医院概况
科室导航
重点学科
专家介绍
科研工作
教学工作
专题专栏
党群工作
患者服务
人事招聘
护理之窗
导航
MENU
新闻动态
医院概况
科室导航
重点学科
专家介绍
科研工作
教学工作
专题专栏
党群工作
患者服务
人事招聘
护理之窗
频道首页
医院党建
职工之家
青年园地
行风建设
党风廉政
院务公开
学习园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党群工作
>学习园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发布时间:2024-03-25 浏览:
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为我们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夯实全民族全社会休戚与共、团结奋进的思想道德基础指明了方向。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光明前景。
它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熔铸于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实践,深刻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内在的先进性、广泛的包容性,决定了其在我国文化建设中居于主导和引领地位。我们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党的二十大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
我们要在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核心价值观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在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精神状态等方面同新时代要求相符合的时代新人。二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要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发挥政治优势,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及时了解群众利益诉求,及时解决群众思想认识问题和现实利益问题。要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善于运用法律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坚持落细落小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全过程,贯穿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各领域。
来源:共产党员网
上一篇
网络文明丨习近平引领网信事业发展——“举旗帜聚民心”
下一篇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国家安全,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