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为了让更多的人们认识、了解阿尔茨海默病,对阿尔茨海默病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老年病区在院区组织开展了以“从容面对,不再回避”为主题的阿尔茨海默病日义诊活动。
据了解,老年性痴呆在临床上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隐袭起病、逐渐进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特征包括认知障碍(记忆障碍较多见)、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和精神行为异常等。
根据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约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居全球之首,预计到2050年,将突破4000万。而相比庞大的患病人群,公众认知程度低、患者就诊率低、缺少创新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家庭及社会照护成本高等,是我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的现状。加之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该症已成为位居心血管病、癌症和脑卒中之后的第四大杀手,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在我国对于该病的认识还属于初级阶段,很多患者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病情恶化,生活无法自理,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义诊现场,精神科老年病区的专家为来访者答疑解惑,指导市民认识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起病及发展过程,并为老年痴呆患者及家属提供一对一的诊断、护理、用药指导。现场为老人提供血压监测、老年性痴呆、老年性抑郁筛查等服务并发放“阿尔茨海默病宣传手册”等健康保健手册和手指操图谱,提供认知训练的方法,指导老人日常保健方法,锻炼老年人的机体协调度,达到活化周围血管和脑功能,从而预防老年性痴呆。
通过本次义诊活动,使老年市民及家属对如何预防老年痴呆和早期识别老年痴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