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医院要闻
专业和爱抚慰创伤心灵——省二医心理危机干预救援小组晴隆县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8-07-02     浏览:

896e2b50-ce50-4622-91f4-05e5f7240a38.jpg


行进途中的“现场会”

6月27日上午八点,由8名专业医护人员、1名驾驶员组成的省二医心理危机干预救援队整装齐发前往事故发生地晴隆县。作为本次干预救援队的“掌舵人”,省二医心理咨询治疗中心主任刘鹰和7名队员已于5天前对事件进行了情况摸底,制定了完善的干预治疗方案并进行队员培训和集中演练。尽管有着多次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经验,心思缜密的她还是有些许的担忧,“团队里部分年轻同事尚缺现场心理干预的经验,一句话、一个动作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心理援助达不到预期,甚至造成二次伤害”刘鹰说道。为此,行进途中团队再次对晤谈、情绪稳定技术、人本关怀的技巧和细节进行了梳理,以保障干预在可控范围内执行。

给当事人与内心战斗的力量

据当地政府反馈的信息来看,由于善后工作跟进及时得当,事件的经历者大多已经接纳了现实。但不容忽视的是,心中的创伤和手上划破的口子一样,小的或许会自然愈合,但大了,就需要精心包扎和治疗。几乎未作休整,心理危机干预队在晴隆县人民医院医生的引领下,按照既定计划分为四个小组分头前往伤员所在病房。

刘鹰主任前往妇幼保健院对一个15岁的女孩进行个别干预。在一间无人打扰的办公室,小女孩起初只是看似平静的描述事件发生时自己的状态,但当刘鹰轻轻握住她双手的那一刻,她终于不再强忍悲痛,泪水决堤。“后来我突然就晕倒了,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病床上,而妹妹在我身边,真是万幸!”女孩早已泣不成声,情绪的宣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她内心恐惧。我们都知道,压抑着的情绪往往会给心灵带来更重的伤害。危机干预结束后,刘鹰主任建议将女孩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后续将安排专人定时随访,对其心理重建给予重点支持。

作为爆炸事件的亲历者,爆炸现场的画面还会在伤员项某脑中闪回出现,“现在我害怕听到一切大的响动,爆竹声都会惊出我一身冷汗,心跳快得不行”。经省二医心身科毕斌主任分析,灾难的亲历者在一段时间内会出现警觉性增高,易出现焦虑情绪,事故当事人项某现在的心理状态尚可,但不排除长期的焦虑和抑郁会给其带来心理问题,心理危机干预队也将对亲历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摸底,并给予持续关注和支持。

心理援助之路,艰辛而漫长

由于事前准备得当,任务分配合理,中午时分,除了部分出院的当事人外,四个小组累计对8名事件亲历者和部分家属进行了心理干预,针对每个个体建立了心理评估档案,为后续心理干预工作的跟进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于心理创伤特别严重的个体,可能会在事件过去几个月后甚至几年后心理状态达到低谷,需要我们与当地政府共同努力,建立起长期且专业的跟踪随访,”刘鹰主任表示,心理干预的目的不是让人忘记事故,而是面对和接受,因为对抗是无效的,我们要用最专业知识保护着他们往前走。这条路,对于医患双方而言,都可谓艰辛而漫长。


上一篇 我省首家睡眠医学中心成立
下一篇 北大六院陆林院长来院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