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动静医生 | 老年人如何预防“药物跌倒”?
发布时间:2022-08-10     浏览:

据统计,跌倒是致老年人伤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而其中药物因素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一个危险因素。因此,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于近日策划制作了一条“音乐快板”,以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公众科普“药物跌倒”的危害,以及如何科学预防“药物跌倒”,旨在降低老年人群“药物跌倒”的风险。

据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恽渊介绍,因服用某些药物后人体的血压、意识、视觉、平衡力等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

“老年群体存在联合用药等致跌倒的高危因素,跌倒后会造成老年患者身体、心理方面的伤害,但可以通过调节达到预防作用”。恽渊说。

(点击播放音频)


镇静催眠药

研究表明,服用镇静催眠药致老年人跌倒发生的比例最大,长效、高剂量药物更易增大跌倒风险。常见药物:地西泮、氯硝西半等剂量过大易发生嗜睡、肌无力等不良反应致跌倒。因此,建议老年人优先选择唑吡坦等非苯二氮卓类短效药物;同时从最小剂量开始使用,服药第二天起床前先坐一会再下床,减少跌倒发生。

降压药

老年人服用降压药后易发生血压下降或直立性低血压,尤其是在开始给药或者调整剂量时。其中常联合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后易发生低血钾,增大了跌倒的风险。建议患者用药后多休息,走路时放慢脚步,必要时可补钾治疗。 降糖药 降糖药物使用过量或进食不佳时,可致低血糖发生,出现头晕、共济失调、昏迷、震颤等症状,进而发生跌倒。特别是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美脲等,发生低血糖机率高。建议糖尿病患者随时携带碳水化合物等食品,一旦发生低血糖立即使用。

抗过敏药

抗过敏药,特别是第一类抗组胺药物,如氨苯那敏,异丙嗪等,有一定中枢抑制的作用,因老年人对其较为敏感,易发生低血压、精神错乱、痴呆和头晕等不良反应。建议睡前服用,减少跌倒风险。 其他药物 除上述主要药物外,还有抗精神病药、阿片类镇痛药等均可能引起跌倒。 药师提醒,老年患者也不必对此太过担心,只需遵从医嘱合理用药,并在生活中加以注意,提高防跌倒意识,药物因素引起的老年人跌倒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上一篇 动静医生丨父母要特别注意孩子心理的伤口
下一篇 动静医生 | 如何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面对孩子网络成瘾,家长又该怎么做呢?